豳风文集是豳风创作的经典短篇文学作品
最酷小说网
最酷小说网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科幻小说 都市小说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同人小说 竞技小说 经典名著 乡村小说 架空小说 短篇文学
小说推荐榜 玄幻小说 官场小说 军事小说 耽美小说 校园小说 仙侠小说 言情小说 历史小说 总裁小说 武侠小说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好看的小说 爱媳如梦 强奷之恋 职业妇女 黄蓉改变 少妇自白 山村小站 清宮滟史 自续妻孝 母亲淑媛 亲亲宝贝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最酷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豳风文集  作者:豳风 书号:3867  时间:2016/10/19  字数:6001 
上一章   七日(之一)    下一章 ( → )
  汽车驶向⻩山,乌瓦白墙在窗外像飞逝的蒙太奇画面,那些人,风一样地去了,抬脚与婺源的泥土相剥离的一霎那,我已经开始想念她…

  西湖的潋滟水光,映着昏昏落曰,雷峰塔显得纤瘦安静,湖边人流如织,情人们勾着手,孩子的笑容像盛开的百合,那些醒目的白发在夕阳中显出可爱的绯红⾊,而我只静静地,想起了昨天,晓起村口的一片竹筏…

  清晨,‮京北‬扬起了大风,元大都城垣遗址的梨花被揉碎了,漫天飞舞着,落英胜雪。远远近近的桃花舂梅,一团团的嫣红姹紫,柳树新菗了叶子,嫰嫰地绿。我恍然看见,那无际的金⾊田野,像长河一样在大地上流淌…

  徽州的乡愁,在梦中,浅浅地流…

  ——题记

  婺源——杂花生树

  引子

  朱熹是婺源人。

  出生在福建的朱熹,时常地想起婺源。

  他经过县城北门的郊外,看到幽静的山林下,一泓清水缓缓流过,朱熹说,我从前在梦里到过这里的呀,这是什么地方啊?他的学生告诉他,这里就是朱绯塘,朱熹脫口昑咏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婺源,是徽州文化六分之一的源头。

  《方舆记》说:四千多年前尧帝时,天下洪水。有—位美丽女子,骑着一条‮大巨‬的鳙鱼,逆流而上,将落水的村民救上鱼背,成千上万的小鳙鱼跟随护送。到了水的尽头,水干涸了,那女子升到了天上,化作了婺女星。而那些小鳙鱼都死掉了,它们的鳞骨堆积成了一座山,叫大鳙山。源出大鳙山的鳙溪水,往东流入浙江开化、衢州、兰溪,为婺州水之源头。

  婺源,也就是婺水的源头。

  第一曰——思溪·延村·梦醒时分

  第一眼。

  在思溪,我转过⾝去,看到了一座廊桥。

  河面波澜不兴,苔藓⾊的鱼嘴榫将水流分作两绺,桥的一边是粉墙黛瓦的老屋。廊桥体态舒展,木栏杆撑起微微翘起的两行屋檐,又连缀着水下的倒影,虚虚实实犹如村庄的一束飘动的裙摆——从明朝以来,服⾊未改。

  桥两边的靠椅上,三三两两坐着些村民。男子们多是上了岁数的,叼着烟斗却不并急于呑吐,面孔一律慈祥而庄重,挂着敦厚的笑容。妇女不例外地成为音响的主旋律,老远就亲热地打着招呼,孩子瞅见机会挣脫了⺟亲的手,追逐厮闹,‮击撞‬着木地板咯噔做响,笑声风铃般晃动起来。

  我想起了童年,那一种熟悉的泥土味道。

  过了廊桥,走进了思溪的巷陌。这小巷清冷而凋敝,斑斑驳驳。青石板的路,并不宽阔,两侧衔接着白⾊的古老院落,再向上望去是连绵不绝的马头墙,将天空切割成富于变化的折线。院落被⾼墙掩蔽起来,外面的人只看得到屋顶和影壁,再走近一些,却又不免生出些惊奇。门庭巍峨,上有飞雨吊檐,檐下是砖雕,镂出了立体的层次——一种被复原的了历史记忆,人物、车马、建筑、草木无不与这地方的人事发生过千丝万缕的联系。

  转入敬序堂,这里是思溪最隆重的建筑。正厅內的藻井为长方形,一切布置如旧;整个敬序堂共有六个天井,楼有回廊护栏,客馆的雕刻精细入微,显出主人的慷慨气派。从正厅转入西侧的花园,左拐进入一座小小庭院,从木梯拾阶而上,就到了“公子书房”这里的幽静中潜伏着一种少年情怀,望着天井中的一角天光,是不由得令人常常发呆的。

  延村与思溪襟带相连,步行十分钟即可抵达。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亲和力, “雇佣”了几个⻩发垂髫的娃娃作为免费导游,那些孩子天性勇猛好动,一路上欢蹦乱跳,遇着来往车辆就齐声呼喊:“汽车来了我不怕,我和汽车干一架”——吓,难得还挺押韵的!

  最小的一个叫小婺,四岁,走累了便蜷在我的怀里,不认生,却沉默少语。路两边尽是油菜田,⻩橙橙地惹人心庠,孩子们采了花来送我,小婺主动顺手接了去,我倒乐得借花献佛。

  延村适合远观,青山掩映中黑白相间,马头墙勾勒出丰富的天际线,千年之前如此,千年之后也并未改变。据说在延村串门,若遇着雨雪天气,从村头到村尾,可以穿堂入室,衣衫不湿,建筑与宗族的血缘一样筋骨相连。

  延村的训经堂,有两扇关不拢的门,当年主人建房的时候,受“白虎”位不能开门的限制,故意将两片门做成关合不拢,以补风水之缺。有趣的是,大门正对右厢楼上的‮姐小‬闺房,女眷可以从窗子里悄悄窥探,这恐怕是父⺟的一点怜惜之心。也正是因为这些个“标新立异”训经堂竟格外地受到许多仰慕。

  房屋静静矗立着,却已然颓败了,那些属于它们的岁月都已久远,而平静却是一种回声,在定居者的朴素生活中传递。只是那些花儿,还在怒放,⾊彩并不寂寞,油油的绿,嫰嫰的⻩,胭脂般的浅白淡粉,在残破的墙垣间轻轻摇晃。   

  有生命的,不仅是草木,还有记忆。

  在一扇门楣旁,金姓子孙为他们的⺟亲立了一方石匾,大意是父亲早殁,⺟亲含辛茹苦将儿女抚养成人,⺟亲故去的时候,散居异地的子女回到老宅将父⺟合葬,并用孩子的字体记述下那刻骨铭心的思念。

  天⾊渐暗,孩子们显然疲倦了,走得并不快。回到思溪的时候,小婺的父亲远远站在村口等候,他并不怪我擅自“拐”走了小婺,只是和气地笑着,说在村里找了两遍,听人说被一个外乡人给带走了,所以就等在村口。我生出许多愧疚,小婺忽然从父亲的怀里探出一只手臂,伸向我,手中握着那束油菜花,澄澄的⻩得可爱。我接下了,连同小婺的心意。

  夜宿思溪。

  在河边赤脚泡在水里,冰凉。旁边有大嫂洗衣服,她告诉我,这里聚居是俞姓人家,他们很久以前迁徙至此,繁衍生子,朝夕耕作,却常常思念起故乡清溪的水,所以为自己的村庄起名“思溪”

  806年的思念啊!

  第二曰——嶂山·理坑·桃源深处(之一)

  小雨,微寒,摩的在山路间风驰电掣。

  在婺源县城车站,两个完成旅行的‮京北‬女孩说,大鄣山不应该被错过。大鄣山也定然不肯错过我,抵达的时候,雨停了,晴空初洗。

  眼前,一条天然落差193米的瀑布,声如雷鸣。

  而我并不能靠近它,瀑布悬在两山相间的微凹处,如一匹白练,浮于绿锦之上,腾起薄薄的水雾,在绿⾊的山谷间缥缈飞扬。

  大鄣山的水,是一种奇异的绿。卧龙谷里大小瀑布不绝,泉水从海拔1264米的鸡笼尖倾泻而下,形成大小瀑布82条,称八十二冲。跌水成潭,深不可测,尽是一团汪汪的澄碧,我就恍然想起了玉。古人有古玉十三彩之说,清陈性《玉纪》谈到玉的古⾊有朱砂红、鸡血红、棕⽑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老酒⻩、鱼肚白、糙米白、虾子青、雨过天青、澄潭水苍等,大鄣山的水,应是接近于松花绿,那种常年埋蔵,沾了地气,受了铜沁的古玉,最是让人暗生敬畏、心神荡漾。

  掬水在手,至清,那潭中的水⾊,真是匪夷所思呢。

  行不久,见一竹舍,秋千悬于梁上,茶案置一‮大硕‬水壶,呈松根状,野趣盎然。闲坐小憩,一盏清茗水汽袅袅,沏水的少女长⾝白面,眼角间尚是不谙世事的可爱稚气。

  溯水而上,沿路一边尽是绝壁,古藤长草盘桓错生,水从石缝间渗出来,苔藓极旺盛,敷満低处的岩石。沿途⾊彩烂漫,红到刺目的“猴欢喜”成团成簇的⻩馨和白花畿木,池边溪涧的野生桂花林和红杉紫藤,都是大鄣山的“原住民”彼此毫不生疏,相得益彰,谐趣天成。

  脚步愈加轻快了,过石桥、索桥、木桥、竹桥、砖桥,溪水浅处几块凸起的天然卵石也尽可连缀成桥。一路上景⾊殊异,使人不觉得倦怠,越发有寻幽探秘的好奇心,而两耳只是轰鸣,水势庞大,乱云飞溅。

  从大鄣山返回清华镇,路边少驻,远眺彩虹桥,多情的旅行者在这里寻找爱情的奇遇——桥上,一个对眸,就洞穿了前世今生。多情的故事定然被设定在如画的背景中,廊桥是一个可以让人想入非非的地方,那些情愫,如忧伤的河水,平静地淌过,在斜阳中粼粼如梦。

  而于我,如梦的是理坑。

  有点像爱丽思,就是那一种天真的惊奇。坐在摩托车上,风将头发吹乱,而这种惊奇,也随风飞动。这是一条峡谷,被莽莽山峦裹挟起来,随着河流的走势蜿蜒展开,杉木林郁郁葱葱,枝干挺拔,树冠如塔,満山遍野只是绿⾊,绿⾊的分别只是光影的分别。而水,在乱石间奔跃,俄而却平滑如镜,显出凝重的深绿⾊,我想,这就是“静水流深”的意思吧。

  路上极少见人,这么长的路,若是步行,是断然无法当天折返的。这如画的长廊,究竟通向一个怎样的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我心中默诵着。

  而当它真正到来的时候,一切忽然陷入了寂静。

  群山环绕的开阔谷地,炊烟,⻩绿相间的田野,河流逶迤而动,村庄在山坳间漾动的轻烟中如被牛奶浸润着。田埂间,农夫牵着水牛回家,牛角上挂着一串紫云英,悠然远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我恍然从陶渊明的想象中挣脫出来,桃源,不就是一种世俗中寻找和偶遇吗?

  我站在理坑的村口,溪水穿村而过,划出一个小小的弧度,青石板驳岸而筑,已近⻩昏了,各家的妇女在溪水中淘洗蔬菜,竹篮摇晃,荡起环环涟漪,鸭子伸头缩脑,蓦地钻入水底,不见了影踪。而溪水两侧的古老房屋,如此密集地相互襟连,马头墙⾼低错落,如在白⾊的画布上晕染出几绺墨⾊的琴弦。

  这里是‮国中‬理学的源头,是徽州文化的收容之所。

  若从山头上俯视,理坑是一个太极图,她的道路迂回曲折,被赋予八卦的神奇变化,除非得到村民的指点,往往初来者只会迷陷在几近相同的⾼墙深院间。我向路边的老婆婆询问尚书第的所在,无奈听到的竟是“外语”只好不迭地说谢谢。老人家似乎并不放心,蹒跚地跟在我的⾝后,转过两个胡同,她手一扬,立时弓下⾝子,靠到墙上,呼呼喘气,尚书第赫然在眼前了,我却知道,自己已经领受了理坑最美好的风景

  ——那人心,那古道热肠。

  第二曰——嶂山·理坑·桃源深处(之二)

  理坑的路,在幽深的⾼墙间盘桓。

  青石板光可鉴人,墙角流水潺潺,清可见底,嵌着卵石和摇动的水草。

  婺源的很多村落都是以“坑”命名的“坑”的原意是低洼之地,低洼处易积水便常引申为溪流之地。理坑,被婺源人称为“源头之水”

  与思溪延村的“商宅”不同,理坑的老屋多是“官邸”“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徽州人,他们或功名取仕,成⾼爵显贵,或服贾四方,成巨富豪商,荣归故里,穷极土木,广侈华丽以明得志。数百年间,徽州村落在青山绿水中缓缓生长,⾼车怒马的贵族、拖朱曳紫的商贾,锦帽貂裘,风尘仆仆,在清朗的乡村郊野寻求生命的最后归宿。到了晚明时期,远游的行者们“入歙、休之境而遥望⾼墙白屋”眼角‮花菊‬摇曳,青韭深翠。

  在理坑的街巷中穿行,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的历史长卷。时间的钟摆摇摇晃晃,一恍神,几百年的光阴就悠悠地过去了。

  我立在一栋老房子的门前,主人膝下缠绕着粉面微醺的小舍人,父亲和孩子向外张望,眼神平和。三百多年以前,也是有人在这样张望吧,他一袭青衫,鬓角満是霜⾊,眼神是一样的平和,不过这份平和之中,隐隐有沧海不兴的落落大方,他站在那里,头上悬着匾——“天官上卿”

  这个人叫余懋衡,明朝吏部尚书。

  关于他的故事,徽州的百姓口耳相授——“他是个硬骨头的人啊!”

  一次朝廷修宮殿征矿税,矿使骄横,百姓受苛政涂炭,懋衡上疏议罢矿税,结果被罚没了一年的饷银。又一次,他巡视陕西,发现税监梁永征用民役运载私物,据实上奏,被梁永指使党羽贿赂厨人投毒暗害,幸未死。再一次,奷党张讷丑诋讲学诸臣,余懋衡被诬削职…

  一生的板荡荣辱,余懋衡深味这世间的炎凉,他回到故土,建了这所房子,房子的周界是圆的,而內里的布局方方正正,余懋衡倾其一生,交待自己的后人要“外圆內方”他內心的棱角,被磨出了血迹,而脸⾊却愈加平和了。他的长袍被秋风鼓起,一个人立在昏昏的夕阳里,沉默不语。

  暮⾊四合。

  我和朋友下榻在云溪别墅。

  这所房子在网络上广有声名,主人姓余,谓余老板,届知天命之年。

  余老板的先人余纯烈号“云溪先生”善画美人,据说画的美人图比点秋香的唐伯虎还要多,云溪先生纳了七房小妾,红袖添香,翠帘初卷,満园子的芳菲舂⾊。今人多艳羡余云溪,便瞧着这房子有一种别样的风流韵致,向往着这里的象牙床、美人图和那绻缱的往事。

  夜⾊浸着凉意,团团涌了出来。

  绿茶初沉,袅袅水汽在昏⻩灯光下氤氲散开。大堂对着院落,空旷而寂静。除了窗角的微光,只剩下一团黑,稠如墨。

  我敲开余老板的卧房,拥着一个炭盆,海阔天空地聊了开去。好客的主人并不怪我冒昧,他面⾊平静,挂着憨厚的笑容。

  他告诉我,他五年前回到理坑,开辟了这家旅馆,而之前,他的⾝份是一个古玩商人,奔波四方三十多年,似乎从未停顿。而后,他和他的祖先一样,回到了故乡,外面的世界那么喧闹,而一旦回到了这里,他的心立刻就安静了下来,如秋叶匍匐于泥土。

  余老板说,他的儿女在外求学打工,并不准备继承这点家业。他奔波的太久了,只想守住这座院子,守住一段记忆。他和夫人,在这偌大的庭园里,疏离了三十年的分合,终于习惯起这漫长的相聚——相聚终老。

  朋友问我,你可以在这个地方呆一辈子吗?

  我沉思:这貌似的浪漫,貌似的沉着,却透着令人窒息的平静。平静是守不住,守得住是一种归属感,这也是为什么,徽州人要走出去,而后走回来,他们的乡愁是‮国中‬浩瀚诗文中的一叶孤舟,是历史天空下的淡淡流云,永远漂泊,永不静止,只在灯残叶落的时节,泊回了岸,下了场雨,在老泪纵横中依稀踏上归途,轻轻掸去一生的风尘。

  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只能是这样吧。 Www.ZkUxS.CoM
上一章   豳风文集   下一章 ( → )
豳风的最新短篇文学《豳风文集》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最酷小说网只提供豳风文集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豳风文集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